摘要:為何非典僅9個月就“消失”,新冠卻持續三年還未完結?

隨著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不斷降低,以及新冠疫苗普及率的提升,最近廣州終于在內地城市之中打響了防疫“松綁”第一槍:取消全員核酸、出入減少檢查核酸證明、劃定更精準的封控范圍、允許密接居家隔離……

隨著全國其他城市逐步跟進了類似措施,三年艱苦戰疫,終于初露曙光。

回憶三年前新冠疫情爆發之初,當時不少人都預期,新冠會像2003年的非典那樣,9個月便逐漸銷聲匿跡,但為何新冠卻能持續三年“興風作浪”呢?

01

非典的爆發與蔓延

2002年12月10日,在深圳一家飯館打工的廚師黃杏初因高燒不退、呼吸衰竭等癥狀被河源市人民醫院轉院至廣州軍區總醫院,入院時他已高燒7天、全身發紫、神志不清。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經搶救,黃杏初的癥狀得到緩解,他的體溫回歸到了正常數值。廣州軍區總醫院的醫生雖然對他的病狀感到不解,但并沒有過多擔憂。

此時河源市人民醫院卻突然傳來消息,曾治療與接觸過黃杏初的所有醫護人員,都出現了相同癥狀。此外,遠在200多公里外的中山市也出現了相似病例。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2003年1月12日起,個別外地危重病人開始轉送到廣州地區部分大型醫院治療。在此期間,廣州民間已經開始流傳有不明傳染病的消息(如果有20年前就已經關注羊城網的讀者,應該也記得當時羊城網在網站上的率先報道)。

而在非典爆發兩個月后的2月11日,廣州市政府終于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公開了廣州非典肺炎的情況,共發現305例,死亡5例。

同時強調對于廣州千萬人口而言,300多人染病只占很小的比例,非典型肺炎只在局部發生,且所有病人的病情均在控制當中。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有了官方的“保證”,民眾更是放松了警惕。發布會次日,中國足球隊和世界冠軍巴西足球隊的友誼賽照常在天體中心舉行,現場球迷爆滿,超過5萬人。

2月18日,“2003羅大佑廣州演唱會”在天河體育場照常舉行。當時其他的大規模聚集性活動也沒有得到制止和阻攔。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羅大佑在演唱會的發言,圖源網絡

由于信息公開以及防護措施不到位,SARS病毒成功搭乘春運列車,開始席卷全國各地。

2003年2月24日,非典傳入北京。3月開始,河南、浙江、四川、內蒙古等十多個省份都相繼爆出了非典病癥,一時間,全國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4月底,非典在全球爆發,東南亞、澳洲、北美、歐洲都受到了SARS病毒的影響。

02

非典下的廣州

非典下的廣州和17年后的武漢一樣處在風暴中心。廣州人也曾陷入過恐慌,瘋搶板藍根、白醋、鹽等物資。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2003年,廣州市民領取“防治指南”,圖源網絡

當時“八種中成藥對治療非典有療效”的消息在民間流傳,其中板藍根因為最常見、口口相傳的頻率最高,被哄搶一空。

平時一大包十元以下的板藍根一下子飆升到三、四十元。當時中國第一大板藍根顆粒生產廠家、廣州某大廠門前購藥的隊伍排出了三公里。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同時,室內熏醋可消毒的謠言大肆傳播,當時家家戶戶都彌漫著一股濃濃的酸味。白醋價格節節攀升,從3元暴漲到30元一瓶。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除此之外,非典型肺炎與缺“碘”有關的謠言四起,不少人搶購加碘鹽。

口罩、抗生素也被瘋搶,一支原價10元的普通的抗生素在藥店賣到了80元。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而非典下的廣州也與現在有幾分相似。廣州市疾控中心曾提出“居家隔離”的方案。同時在學校、公司、公共場所等地進行體溫排查,各場所進行大規模消殺。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2003年廣州地鐵消毒,圖源水印

有網友回憶道:“2003年,記憶最深的味道是消毒水,我們學校的走廊、宿舍、食堂,基本每隔兩個小時,就要來一次徹底的消毒。全副武裝的消毒人員,仿佛電影里的生化戰士,背著噴灑設備從教室外的走廊緩緩灑過?!?/p>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每天早上,學生們必須測溫,填寫體溫表之后才能入校。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出行時戴口罩,隨身攜帶一瓶洗手液也成為了不少廣州人的習慣。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2003年,正在排隊等待洗手的廣州市民,圖源水印

就在全民與非典“戰”得火熱之時,非典卻突然鳴金收兵……

03

非典的突然消失

2003年4月起,廣東非典疫情呈現零星散發特點。4月1日至4月30日,全省平均每日新發病例8.6例,死亡11例。5月1日至15日,平均每日報告新發病例6.7例。共死亡5例。5月13日還首次出現了新發病例零報告。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同為非典“重災區”的北京也出現了類似的狀況。5月9日,北京宣布:醫務人員的非典感染比例呈明顯下降趨勢,社會面的非典病例也呈大幅下降趨勢。

5月21日,北京最后一名病例從北京地壇醫院出院。5月23日,北京市747名密切接觸者全部解除隔離,非典傳播鏈正式切斷。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緊接著,中國內地實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轉確診病例數均為零的“三零”紀錄。6月15日,中國內地的SARS病例全部清零。

7月13日,世衛組織宣布:全球范圍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已經不再增長,這也標志著非典疫情基本結束。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水印

非典為什么說沒就沒?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是SARS病毒存在弱點,有針對性的隔離防疫工作到位。

非典感染初期,傳染力較弱;而病情加重時傳染力變強,此時患者多有高熱、咳嗽等表現,容易被察覺。因此若能及時對SARS患者實施有效的隔離措施,便能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二是有專家推測,非典的消失與氣候的變化有關。

在北京疫情高發期,有氣象研究人員截取了 2003 年4月21日至5月20日的逐日氣象資料,發現日最高溫度相對較低,氣溫日較差(一日內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較小、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有利于非典病毒擴散和傳播;反之則不利于。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研究還發現,在北京地區五月上午10點的晴朗天氣下,紫外線強度為4-5微瓦/平方厘米,三小時可殺滅體外冠狀病毒。但如果是陰天,陽光中紫外線殺滅非典病毒的能力大大下降。

因此專家認為,天氣變暖是非典消失的重要原因。

04

非典病毒vs新冠病毒

歷史往往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同樣屬于冠狀病毒這一大家族,同樣是發生在春節前,病毒來源同樣與野生動物有關。

然而,SARS病毒為何經歷9個月便逐漸銷聲匿跡,而新冠病毒卻能持續三年之久?

這與兩種病毒爆發的社會環境以及兩種病毒本身的差異存在密切的聯系。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SARS爆發于2003年,那時候我國還沒有高鐵,個人乘用車保有量為0.12億輛,國際航線為52條。新冠病毒爆發于2019年,此時我國高鐵里程達到3.5萬公里,乘用車保有量為2.6億輛,國際航線為263條。

交通網絡更加發達,疫情爆發速度會更快,病毒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環球旅行”,波及范圍更廣。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更重要的是,兩種病毒本身存在天壤之別。

首先,SARS病毒潛伏期較短,而新冠病毒潛伏期長、隱蔽性更高。

感染非典的患者通常會在2至5天內發病,并且癥狀明顯,基本都會出現發燒情況,重癥患者較多,容易甄別。

而新冠的潛伏周期漫長,一般在14天之內。潛伏期患者已具備傳染能力,再加上輕癥、無癥狀感染者多,使得感染鏈排查復雜而艱難。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同時,SARS病毒的致死率遠大于新冠病毒。

據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8月16日的統計,全球累計SARS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因SARS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

而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統計,9月1日至10月15日期間,有疫苗基本保護的新冠患者,病死率為0.021%;即便是未有疫苗基本保護的,病死率為0.062%。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在中國,盡管沒有像新加坡那樣詳細的統計數據,但很多公開數字還是不難從新聞中獲得。

從廣州自10月22日開始的這一波新冠疫情來看,目前累計報告感染者近17萬例,無癥狀感染者約占九成,4例重癥,均為患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但并無死亡病例。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實際上,更高的致死率,反而不利于疫情的大面積傳播。病毒感染人體是為了寄生、傳播,如果它更容易導致宿主死亡,那么病毒同樣會被困住與消亡。顯然,新冠病毒更懂得“生存之道”。

同時,當年非典病毒沒有發生明顯的重大變異,新冠病毒自流行以來已發生多次變異,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五大新冠病毒變異株在全球流行。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新冠病毒經過數次變異,每波流行的毒株都比上一波的傳播性更強,但致死率更低,甚至大部分是朝感染后無癥狀的趨勢發展。而新冠病毒的高變異率與病毒流行的地域廣、感染人數巨大、時間長等因素息息相關。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新冠病毒的傳播力比起非典病毒強勁得多。據統計,SARS的傳播系數為2-5。而新冠病毒經過數次變異,目前在國內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系數已達到7。

因此,相比于非典病毒,目前新冠病毒徹底清除的難度也大得多。

05

我們吸取到非典的教訓了嗎?

雖然非典與新冠的狀況并不相同,但帶給我們的教訓至今依然十分深刻。

一是疫情必須透明公開。若能在疫情爆發初期盡早公開信息,避免晚報、瞞報,才能更有效地阻止疫情擴散。同時,只有官方信息能夠取信于公眾,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公眾的恐慌和盲目搶購行為,維持社會穩定。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二是要科學地認識病毒。不同病毒的特征不同,甚至是同一病毒變異前后的情況也會大相徑庭,政府官員應該聽取醫學專家建議,而不是醫學專家聽從政府官員的命令,才能實事求是地制定和調整防疫策略,在保障民眾健康之余亦能維持社會運轉。

從非典到新冠:我們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了嗎?

▲圖源網絡

從遙遠的天花、黑死病、霍亂,到我們親身經歷的非典、新冠,都恰如紀錄片《非典十年祭》片尾所說:“人類雖然走到了物種的最頂端,但病毒更早是地球的主人,比人類的存在更古老。我們不知道它因何而來,也不知道為何而去?!?/strong>

對于自然規律,人類還是必須抱有敬畏之心,接受現實,切忌自以為是……

各位自己友,

你對非典有什么樣的記憶?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