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直播間販賣星光,這條自救之路能走多久?

3月24日,TVB行政主席許濤向員工發信,將調整公司的人力資源架構,部分職位將被終止且不予重置。TVB將遣散約5%的員工,據推算裁員涉及約180人。

此外,TVB也對節目預算進行大幅度調整,未能達到預期收視及經濟收益的節目將被終止;并且降低對外判工作的依賴,轉型舊有的節目制作模式。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圖源網絡

事實上,這是TVB四年內第二度裁員,上一次大規模裁員在2019年,共裁減350人,涉及美術部、幕后及維修等部門,約占整體員工的一成。

此前還有兩次較大型的裁員:2018年,TVB裁員涉及TVB周刊、制作統籌部、美術分部及非戲劇制作約共150名員工,占比約4%;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TVB裁減212名員工,占比約7.3%。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圖源網絡

近年來,TVB的“開源節流”措施不斷,除了引發觀眾對大臺江河日下狀況的唏噓,也引發了大家對電視行業未來發展的思考……

01

大臺接連虧損的窘境

裁員現象不禁讓人聯想到TVB近年來的窘境。自2013年以來,TVB業績承壓許久,營收連續四年幾乎處于停滯中。

2016年凈利潤斷崖式下跌后,TVB在2018年至2022年中持續虧損累計超過16億港元。

3月28日,TVB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財報顯示,年內虧損和股東應占虧損分別高達8.86億港元和8.07億港元,每股虧損1.84港元。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TVB盈利警告,圖源網絡

TVB近年來為何會陷入發展困局?

近期,部分自稱是TVB小股東的人士組成了“大臺小股東大聯盟”,在社交平臺發表帖文,炮轟管理層使TVB業績持續惡化,“TVB應著手內部改革,把‘山頭文化’全部取締,不能讓某部門或某些人影響公司的發展”。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圖源網絡

除了直指“核心問題是管理層”外,“小股東大聯盟”更表示“劇集的題材來來去去都是豪門爭產、宮斗、多角戀情等,毫無新意,相對韓劇及國產劇的題材更失色許多”。

一方面,TVB劇集的內容同質化嚴重、表現形式也趨于模式化,很難再創作以前既“出圈”又經典的IP。

另一方面,TVB對于經典IP續集創作也不如人意,《法證先鋒》、《陀槍師姐》等續集被吐槽質量大不如前,消費情懷。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法證先鋒Ⅴ》海報,圖源網絡

同時,大量頭部藝人離巢,新人演藝實力卻不夠成熟,導致TVB藝人嚴重斷層、青黃不接。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鄭裕玲不再續約TVB,圖源網絡

對于群組上的吐槽,TVB發布聲明,稱“大臺小股東大聯盟”從未與管理層接觸,帖文中包含大量失實和誤導信息。

雖然TVB進行了相關辟謠,但不少網友認為,創新乏力、藝人流失確實是TVB呈現頹勢的內部原因。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小花”唐詩詠離巢,圖源網絡

而從外部原因來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流媒體對傳統媒體造成了重大沖擊,Youtube、Netflix等新媒體分走了大量觀眾。新媒體崛起造成的觀眾流失,加上社會問題的影響,TVB的廣告收入進一步削減。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圖源網絡

另外,新競爭對手的出現也給TVB帶來了壓力,包括2016年開播的ViuTV和2017年開播的開電視(2022年更名為HOY TV)。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ViuTV(上)與HOY TV(下)的臺標,圖源網絡

其中,ViuTV可以說是TVB最大的威脅。

首先,ViuTV背靠香港最大電訊公司“電訊盈科”,而“電訊盈科”董事長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的二兒子李澤楷,因此ViuTV有著雄厚的背景和資金。

其次,在內容創作上,ViuTV自制劇的題材更加創新,綜藝節目創作也較為大膽,更受年輕群體的喜愛。

在“后浪”ViuTV的對比之下,TVB看起來就顯得有些陳舊和保守了。

02

直播帶貨能開拓新財源嗎?

盡管面臨“內憂外患”,但TVB并未坐以待斃。發力電商、加大內地業務布局,成為TVB近年的“自救”途徑。

早在2022年4月,TVB已入駐短視頻平臺直播,在官方賬號以外,開通了三個直播帶貨賬號,分別為TVB識貨(港式甄選)、TVB識貨(美味甄選)和TVB識貨(香港嚴選),不過三個賬號粉絲累計還不到一百萬,每場直播的平均銷售額也不高。

?

據蟬媽媽平臺數據,2月初至3月8日近30天內,TVB三個直播帶貨賬號的場均銷售額在1-25萬元之間。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圖源網絡

3月2日,TVB宣布其附屬公司上海翡翠東方傳播有限公司(TVBC)與淘寶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于年內共同合作超過48場電商直播。

3月7日,TVB開啟淘寶首場直播,旗下藝人陳豪和陳敏之現身帶貨。官方數據顯示,TVB的首場直播持續6小時,累計觀看人數超320萬,銷售額突破2350萬元。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3月29日TVB與淘寶直播的媒體見面會,圖源網絡

3月30日,TVB第二場直播再超預期,累計觀看690萬人次,全場銷售額7320萬元,是首播的三倍多。這場直播延續了此前“港劇式直播”風格,以經典港劇《沖上云霄》為主題,TVB藝人馬國明、陳自瑤、陳敏之穿上機長和空姐制服開播。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馬國明和陳自瑤直播帶貨,圖源網絡

由此看來,TVB兩場直播帶貨的成績不俗。不過,質疑聲也隨之而來,有部分網民認為TVB著力直播帶貨是“不務正業”。

?

同時,當演員跨界成為主播,也出現部分藝人不了解直播流程、對選品不夠熟悉的問題。


例如在3月7日的TVB首播中,陳敏之和陳豪就多次出現失誤。在介紹iPhone14時,陳敏之手里一直展示的是iPhone14Pro,四分鐘的產品介紹中無人提醒。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陳敏之和陳豪直播帶貨,圖源網絡

還有網友認為,直播中重現經典劇集場景,雖然能喚醒消費者的港劇情懷,但反復“炒冷飯”亦是對情懷和自身口碑的消耗。當新鮮感褪去,“港劇式直播”還能走得通嗎?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部分網友觀點

在競爭激烈的直播界,最后拼殺的還是優惠的產品價格、過硬的產品質量。

TVB直播間目前無明顯的專攻產品類別、產品價格亦無明顯優勢,這都是TVB直播帶貨之路的阻礙。

03

電視行業轉型之路在何方?

TVB呈現頹勢并不是電視行業的個案,電視行業正受到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沖擊,即便是內地電視臺乃至國外電視臺也面臨同樣的難題。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圖源網絡

英國第四臺(Channel 4)就在流媒體的浪潮中積極轉型,努力殺出重圍。

Channel 4通過創作優質節目內容、與網絡渠道合作放送,吸引了一波年輕觀眾群體。例如Channel 4及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迷你電視劇《黑鏡》,以及2022年紀錄片《My Massive Cock》,都在社交網絡上引起熱議。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黑鏡》海報,圖源網絡

日本電視臺NHK也采取積極轉型措施,積極擁抱互聯網,再以技術發展為主線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例如NHK面向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開發了一系列應用程序。同時,發展4K/8K技術、開發裸眼3D技術、應用VR與人工智能,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圖源網絡

而TVB在近幾年也并非一成不變,在渠道上,推出MyTV Super、TVB Anywhere、Big Big Channel、埋堆堆等APP,也與優酷、咪咕等內地視頻平臺合作。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TVB Anywhere主頁截圖

在內容上,TVB也與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內地電視臺合作,推出了《聲生不息》、《無限超越班》等熱門綜藝。

而在電視劇制作方面,《金宵大廈》、《超能使者》、《下流上車族》等個別劇集亮眼,但虎頭蛇尾、劇情老套的問題仍存在,創作未有明顯突破。

這邊裁員那邊直播帶貨,TVB有望挽回頹勢嗎?

▲《超能使者》,圖源網絡

總的來說,電視臺的轉型需要與互聯網融合接軌,在形式上與時俱進的同時,關鍵還是在內容上保存核心能力,電視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正是節目創作的質量。

立足內容創作、保證節目質量,再配合其他手段、策略,圍繞觀眾的需求和使用體驗進行革新,或許才是電視行業的生存發展之道。

各位自己友,

你看好TVB的未來發展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